隐纹花松鼠

Tamiops swinhoei   Milne-Edwards
   

  228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体小型,但体及后足略较褐腹花松鼠长。体长115~158mm;尾长85~130mm;后足长34~35mm;耳长9~16mm。颅长31~38mm;颧宽19~23mm;乳突宽14.7~17.4mm;眶间宽11~13.2mm;鼻骨长9~11.8mm;听泡长约6.6mm;上颊齿列长约7.2mm。
耳也有1黑白毛簇。体色与褐腹花松鼠差不多;上唇有1淡纹,从吻端向后延伸,经眼下和耳下方至耳后面;体背面亦有5条暗纹与4条淡纹相间,但最外侧的淡纹与眼下纹不相连;腹白色,微带黄色;尾两边只有小部分毛端白色。
颅骨吻部略比褐腹花松鼠的长,其中部宽约3.9~4.7mm。脑盒也呈圆拱形;鼻骨短于眶间宽,其后端略为前领骨后端所超出。上门齿后缘无明显缺刻。门齿孔也很狭短,长仅2.6~3mm,其后端远离第一前臼齿。雌体乳头3对:胸部1对,鼠蹊部2对。

生物学

树栖,常在树上或树洞中营巢,也有在树根或树垫下做窝,偶尔也利用旧鸟窝或在屋顶瓦沟或屋檐缝中筑巢。昼行性,常单独或三五成群活动。和褐腹花松鼠一样,也能发出两种叫声:一种是低而短促,另一种是长和高而尖的叫声。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生,有时也吃昆虫。一般每年繁殖2次,多在春秋2季,每胎2~5仔。

国外分布

国外分布于缅甸和印度支那北部。

国内分布

分布在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福建、台湾、浙江、江西、安徽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河北、陕西、甘肃、西藏等地。

分类讨论

本种已知有11个亚种。我国有6个亚种:
1.指名亚种T. s. swinhoei (Milne-Edwards), 1874
头冠、颈背面和肩前部带橄榄色,淡纹呈黄褐色。分布在四川西部的雅江、康定,中部的峨眉等地及云南怒江流域。
2.云南亚种T. s. clarkei Thomas 1920
体色与指名亚种相似,但外侧淡纹较内侧的浅,皇白色或浅土黄色;体腹面几乎为纯白色。分布在云南丽江地区、四川西南部和西藏东南部。
3.黄腹花松鼠沿海亚种T. s. maritimus (Bonhote), 1900
头冠亦为橄榄色,但带黄褐色;冬季体背面毛呈灰褐色,纵纹不甚明显;体腹面带浅黄色。后足长31~33mm。分布在福建、广东、广西、浙江、安徽、河南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和贵州等地。
4.华北亚种T. s. vestitus Miller, 1915
头冠、项背面和肩前部杂以赤褐色。分布在河北、陕西和甘肃。
5.海南亚种T. s. hainanus J. A. Allen, 1906
体较小,体长104.135mm;耳较短,长9 , 13mm;颅骨吻较窄,其中部宽约3.9~4.2mm;鼻骨长9~10mm。分布在海南,几乎各地均有。
6.台湾亚种T. s. f ormosanus Bonhote, 1900
体较大,体长137~158mm。分布在台湾的太平山、阿里山、哈库和母里垅等地。